社会审计学院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胜任能力指南(征求意见稿)》研讨会

发布者:社会审计学院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2189

针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胜任能力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112日下午,社会审计学院举办第4期“师生行”研讨会,组织全体青年博士教师和在读审计专硕研究生对指南进行研讨。会议由社会审计学院中国CPA审计与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卉博士主持。

首先,社会审计学院副院长叶邦银做主题发言。他结合指南的发布背景、新旧两版指南的对比、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要求等内容,将修订原则归纳为三点,一是分级分类,整体推进;二是以人为本,服务实践;三是立足国情,对接国际。叶邦银还鼓励学院的研究生结合新指南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随后,肖明芳博士从指南适用范围拓宽、职业发展阶段分类更精准、强调国际化、专业胜任能力具体的认定标准等四个方面做了引导性发言。他提出了关于职业发展阶段的分类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细化、与教学课程是否匹配和考试资格何时认定等相关问题及建议。

三位硕士研究生代表王金卓、陈茜月、石冰也做了专题发言。王金卓先针对新旧两版指南对比进行了文献解读,提出了细化人员层级划分、增加ESG审计业务、引入审计师行业专长等三点建议与理由。陈茜月、石冰分别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谈了对指南的学习体会,建议会计师事务所与高校协同合作,培养符合国家新发展要求的新一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者。

在讨论环节,学院硕士研究生、博士教师代表踊跃发言,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与看法,将会议推上新一轮的高潮。

最后,社会审计学院院长许汉友做了总结。他从指南的修改背景、目标、具体内容等方面,谈了他对本次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与建议。他鼓励全院师生紧密关注注册会计师领域的相关动态,立足中国当前的需要,找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每一个热点作为研究方向,善于把注册会计师领域的创新点与国家社会乃至国际的需要相关联在一起,用高质量的执业水平来解决国家的需求。许汉友还对本次“师生行”的会议形式表示肯定,倡导师生共研的氛围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形成社会审计学院的学术研讨特色。